“新”仓人在新仓③丨把企业“卷”成新材料巨头 他做了什么?
这是一方向新求变的土地。
平湖新仓镇,一座骨子里刻着创新因子的融沪科创小城,“新仓经验”发轫于此,历久弥新。
昨日鼓舞今天,新仓人正不断刷新小城的颜值、产业的结构和百姓的生活。
寻找再出发的“密码”,我们与一张张年轻的脸庞、一个个活泼的故事,一段段创业的传奇不期而遇,鲜活而有力量。
他们拥有同一个名字——“新”仓人。他们从外乡来,却在新仓停驻脚步,然后与小镇一起拔节生长。
即日起,浙报集团嘉兴分社(红船分社、长三角分社)联合平湖市新仓镇共同推出《“新”仓人在新仓》栏目,记录下“新”仓人在新仓的求新记。
先进高分子新材料、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、胶粘制品……听到这些复杂的名字,屏幕前的你脑中是不是出现了这样一个画面:
在一个摆满了专业仪器的实验室里,技术人员捣鼓着一些材料和设备,日复一日进行着研发和实验,这就是新材料行业的日常工作。
新材料产业是高技术竞争的关键领域,那又该如何突出这项高技术产业的竞争优势?记者来到了平湖新仓崛起的新材料巨头之一——艾华(浙江)新材料有限公司一探究竟。
“我们的实验室里有好多海归,新加坡、美国、英国……都是新材料行业经验丰富的科研人员。” 艾华(浙江)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平介绍公司实验室里的成员组成。
透过玻璃窗,五花八门的精密仪器和专心致志的实验人员在合作着,人才!成了艾华实验室里关键的组成部分,徐平也是实验室里的成员之一。
来到新仓的四年里,用“卷”来形容徐平并不过分。“有时候设备出现问题,我都会自己去调,教员工怎么做,怎样做好,”徐平清楚每一个环节出现的问题,并且亲自上阵解决。“晚上八九点,大家要下班了,结果一看,怎么我还在,都不敢走了,这夜一熬就是通宵。”就这样,“卷王”徐平带领着艾华从2019年的“小透明”到现在年利润3000万元的新材料前沿企业。
公司越做越大,汲取新鲜血液补充能量不可缺,艾华的新材料身影其实就藏在我们身边,上海大众、吉利早已向艾华抛出橄榄枝。“做各式各样的尝试,扩大生产规模,同时我们想要更多的高端技术型人才加入到我们团队中。”徐平一直都在尝试的路上。
“行动派”就是说干就干。今年,艾华和浙工大平湖研究院签约合作,未来5年,艾华提供250万的科研经费,浙工大平湖研究院提供人才,开启高校基础研究、平湖研究院中试验和企业规模化生产的产学研合作模式。“此次产学研合作,主要开展新能源车用新型减震降噪阻尼材料的研发及应用,打通新型阻尼材料的创新链,力争实现进口替代。”
“新仓式”关怀一直是徐平留下的原因之一。新仓“亲清夜沙龙·新创汇”的政企交流模式,通过新生代企业家与政府相关负责人“零距离”交流、“零顾虑”沟通,让企业拥有了表达需求的畅通渠道。目前,新仓镇已举办专场活动16场,解决问题56个,企业满意度达100%。“好朋友说,新仓真的很不错,我就来了。”这份信任也是实打实的。
徐平从拿着一张邀请函来到新仓,到现在开始将邀请函发给更多的上下游企业。新材料产业联盟组建了起来,在这里,你可以找到新材料供应链端的优质企业,还能精准联系到产业链互补合作的企业。一个个优质项目正在进入新仓,一批批“新”仓人正在融入新仓。